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朴实的乡亲
作者:谭文革  发布时间:2019-02-19 15:23:37 打印 字号: | |
  昨天是农历十二月的二十八,中午我和爱人、小孩回了一趟乡下。快过年了,去看看年老的父母,陪他们吃个饭,拉拉家常。

  饭后,爱人和小孩闲聊着,我则乘着这灿烂的冬日阳光,走进了家乡美丽的原野。

  我老家在县城西郊,离环城路只有百余米,环城路与乡村公路间,有一条连接线,老家就在这连接线旁。连接线往西南延伸,越过涟水河,再往前三四百米处,就是三甲乡玉屏村的磨石组。我老家则是六亩塘镇六亩塘村长滩桥组。

  我沿着延伸线向前,跨过磨石桥坝,到了涟水河对岸的田野。这里属于三甲乡,与我家乡不属同乡,但河两岸的乡亲们关系很好,从未有过乡邻矛盾,谁家有红白喜事,两岸都人情来往。

  老子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春秋时期,周代的诸侯国多,相邻的小国间,鸡犬之声相闻,但边界处的两国民众,直到老死都不相往来。

  我家乡处一镇之边界,河对岸是另一乡的边界,中间隔了一条河,两岸乡亲照理是联系不多的。然而,这里自古就有一座磨石桥坝,上面是桥,人可通行,下面是坝,可蓄水灌溉,且不远处还有一座铁路桥。这是两座“连心桥”、“友谊桥”,把两岸乡亲连起来了。

  走在对岸田野上,我的心情是不错的。为这条长达数百米的乡村公路的拓宽和硬化,我出了力。我不仅个人捐了五千元,还出面向有关部门争取拔款一万五千元,我也是该路的主修人之一。

  通过两岸乡亲的共同努力,一条较高标准的乡村公路修通硬化了。这条路成了一条便民路、致富路、友谊路,方便了两岸乡亲,加深了联系,融洽了感情。

  从为该路而立的功德碑上,可以看到,两岸附近的乡亲几乎都捐了款,表了心意,有的少点,有的多点,做到力所能及,丝毫不存在攀比。

  我继续向前,那里有一片民宅,看到一栋不错的房子,房子三层,新修的,挺漂亮。屋的主人正在大门口,对我笑了笑,并喊出了我的名字,我也笑一笑,觉得他非常面熟。

  我努力回想这位乡亲的名字,因我俩年轻时是很熟的,那时见面多,只是我后来参加了工作,见面的机会才少了。突然,我记起了他的名字,叫了一声“老兆”,老兆很高兴,请我去家里坐坐,喝杯米酒。

  我说今天特意来散散步,晒晒太阳,下次再来坐坐吧。老兆说:“你是城里人,肯定未种蔬菜,如不嫌弃,你就带点蔬菜去吧!”我表示婉拒,但老兆却坚持,我看得出,他是诚恳的。

  “礼轻情义重”,我不宜再拒绝。老兆很快到屋旁的菜地里,砍了两棵鲜嫩的大白菜,扯了大把芹菜,芹菜青青的,散发出诱人的芹菜香。

  老兆比我大两三岁,应有五十三四了,他勤劳质朴、待人和善、喜爱帮忙、诚恳实在,与两岸乡亲的关系都很好。

  其实,老兆只是一个缩影,两岸乡亲都像他一样,是勤劳的、朴实的。当然,乡亲们还有许多优良品格,而我最喜爱的,则是他们的朴实。为什么最喜爱这一点呢,因为自己也是一个朴实的人。

  (写于2019年2月3日)
责任编辑:邹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