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乡村里的礼和法
——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
作者:刘芝  发布时间:2018-04-12 17:29:35 打印 字号: | |
  事件:今年春节在老家,我被一个同宗族的爷爷叫去他家里,咨询了几个法律方面的问题。缘由是他儿子贷款买车因未按时偿还贷款,被汽车销售公司起诉至法院。老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等事情,对于法院邮寄送达给他儿子的起诉状副本及开庭传票等一些诉讼文书,他心里非常害怕,但心里又想有什么方法可以侥幸把这件事情“糊弄”过去。这是乡村里从未跟法律打过任何交道的老人—被告的父亲,对法律的第一认知和反应—有点害怕,但相信法律应该是讲求公平、公正的。

  我到了他家之后,老人的妻子—被告的母亲,一直坐在沙发上唉声叹气,责怪自己的儿子,认为是自己的儿子做得不对,才有今天的官司上身,在村里有了个不好的名声,这些天她都没有出门,没了往日的活跃。她对法律的认知和反应,在我看来,与她丈夫大致无异,但还有一点是道德方面的谴责,她极力希望儿子能够痛改好吃懒做的习气,在村里树立良好的形象。

  老人的儿子—被告,他看似没有一丝着急和害怕,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任凭母亲数落他这些年的“斑斑劣迹”。他是第一次成为被告,以前没上过法院,估计他心里是没有主见的,该怎么办,如何应对,是否要答辩,法律程序是什么,甚至连法院的门朝哪开都不得而知,所以才有一副懵懵懂懂的状态。再者,他可能还觉得自己又不是杀人,只是一般的欠钱而已,用不着那么兴师动众,也不觉得是自己的道德有问题。

  作为村里其他的旁观者,大多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法的层面。还有大多老人有一种固有的观念,认为只要是法院找到谁,就应该是谁不对、谁犯了错,而不分是否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就给人贴上不合格的道德标签,此人就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这大概是中国几千年来以礼治国的思想在乡村治理方面遗留的痕迹。

  思考:从上面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和感知,其实都离不开礼与法的范畴。礼与法都是社会治理的手段,如何评判,如何取舍,却值得考量和深思。

  在我熟悉的老家农村环境里,确实还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对法律没有任何感知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法律好像离自己很遥远,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把人做好,便合乎道德要求,生活和谐。这部分人还大多生活在熟悉的环境里,接触的人和事都非常有限,日常交往合乎礼的要求,就不会触及到法律需要规制的地方。但也必须要面对社会现实,农村里有许多年轻人出外生活,接触到了与以往固有环境全然不同的新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就会有大量的纠纷产生,有了纠纷就需要法律的调整。在农村的宗族社会里,礼固然还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乡村治理的优势。但时代在前进,经济在发展,人们不仅仅只享受礼所带来的生活和谐,还要享受更高级的经济生活,所以人们也会慢慢适应和接受法律的规制,而且会乐于受法律的调整。因为礼和普遍的道德已不是国家公权力赋予强制力的载体,而法律却是。

  乡村里的礼和法并行不悖,都是乡村治理的手段,不同的只是乡村里的人对于礼与法的不同认知。
责任编辑:梁言